close
成語故事: 舉一反三典故及舉一反三的成語意思
舉一反三?舉一反三代表的意思又是什麼?讓我們一起來學舉一反三的成語吧。
舉一反三成語釋義:指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同類的事情。
舉一反三成語出處/探源: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舉一反三成語典故:子謂子貢曰:「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3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譯文】 孔子對子貢說:「你和顏回哪一個強些?」子貢回答說:「我怎 麼敢和顏回相比呢?顏回聽說一件事就可以類推出十件事,我聽 說一件事不過類推出兩件事罷了。」孔子說:「是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啊!」
舉一反三成語相似詞:告知往來、觸類旁通、聞一知十。
舉一反三成語反義詞:不知變通。
以有效的互動,搭起學習的橋樑,讓學生提升作文能力,更懂成語相似、相反詞、出處、及如何運用成語讓作文發光發熱,學習變得好玩又有趣。想擁有優質的學習方法及更多好玩的成語故事?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