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成語故事: 守株待兔典故及守株待兔的成語意思
守株待兔?守在樹下兔子就會自己跑來嗎? 守株待兔的成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讓我們一起來學守株待兔的成語吧
守株待兔成語釋義:守在樹根下,等待兔子前來撞死。
守株待兔成語出處/探源:韓非子 ‧ 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守株待兔成語典故:原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宋國有一位農夫,他的田裏種有樹。一天耕田時,他看見一隻兔子奔過來,一頭撞到樹幹上死了。農夫以為此後兔子會自動送上門來,從此就不再耕作,整天只守在樹幹旁邊,以求得到更多的兔子。可是,以後再也沒有兔子撞到樹幹上,農夫的行徑卻在宋國被傳為笑柄。
守株待兔成語相似詞:坐享其成、刻舟求劍、膠柱鼓瑟。
守株待兔成語反義詞:見機行事、通權達變。
適當的學習成語能增加孩子的知識及寫作能力,建議爸爸媽媽要多多注意孩子的學習狀況已經尋找適合寶貝的學習方式唷!
全站熱搜